您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资讯 - 详情

传奇2智取任务(用魏延的军事思想)

2022-12-20 11:32:41|网友 |来源:互联网整理

传奇2智取任务,用魏延的军事思想?

然而,历史的真相,果真是如此吗?我也不知道。然而,如果不能搞清楚这起政治争权,很多历史问题就无法解释清楚,魏延也无法洗白翻案,只能对大量历史文献进行合理分析,希望能借此搞清楚“反骨之乱”的前因后果,以便找出真相。

先来看看魏延和杨仪的关系。无论是在《魏延传》还是《杨仪传》都记载了两人的关系势同水火不相容,有好几次魏延都作势拔刀要宰了杨仪(“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刀拟仪,仪泣涕横集。”),每次都被诸葛亮和费祎居中调停了,对于魏延和杨仪两人的紧绷,一向聪明的诸葛亮都不知道怎么办,他爱惜杨仪的才干,同时又依仗魏延的勇武,常常遗憾这两个人不能和睦相处。一直到魏延兵败被杀,杨仪不顾文人风度也要把脚踩在死者的头上,可见他对魏延的仇恨并不小。

魏延和杨仪关系的恶化是从什么开始的?或者他们之间的矛盾究竟是什么?甚至达到水火不容的地步。

有句话说得好,越有能力的人越有脾气,就是因为魏延太有军事才能,功绩也高。就造成了他在为人处事上自大固执,不能够团结上下级,《三国志》有载:“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当时在蜀汉很多人都选择避让魏延居其下,只有杨仪对他无所容让,嫌弃他是个只懂得打打杀杀的武夫,魏延对此十分恼火,于是,魏延和杨仪之间已经种下了不和的种子。

特别在这里附上一则野史故事以表雅兴:诸葛亮初治蜀,以汉德地险,命杨仪督工凿石架空,修造阁道,以通商旅,又倚崖砌石为们,号曰剑阁(贱格)。适魏延统军出关,观此形胜,赞曰:“此隘可为雄壮矣。”左右曰:“此杨长史所筑。”魏延又赞:“果然人如关名。”

除了和杨仪交恶之外,魏延和刘琰的关系也不怎么好,原因类同。公元232年(建兴十年),刘琰对魏延言语荒诞不稽,大概是拿魏延的出身开玩笑,对其评头论足。一向很在乎自己尊严的魏延怎么可能容得别人在背后说三道四,他的脾气又冒出来了,正准备放放刘琰的血,却让诸葛亮知道了这件事,就去责备刘琰,刘琰其后作笺道歉(此笺全篇完整载录于《三国志·刘琰传》中),承认自己是“言语错乱颠倒是非”,还了魏延的清白。

可无论怎么说,在当时魏延在蜀汉跟不少人的关系都不怎么样,最后也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剧。

在《三国演义》里,这起悲剧的策划者和导演者恰恰是那位被刘备待之如师、为众将奉之如神的千古贤相诸葛亮。在五丈原将死弥留之际,他还是没有放弃除掉魏延的念头,他不但强撑病体密切地观察着魏延的一举一动,并且还开始悄悄地寻找、扶持帮助自己实现这个愿望的党羽与帮凶。于是,杨仪,这个不见其功的文人幕僚被委以统军重任;马岱,这个蜀营当中的一勇之夫被密授了锦囊妙计,通过这一系列见不得人的小动作,终于完成了除掉这块哽噎在心口上数十年“反骨”的最后部署。

他,真的是反贼吗?我想不明白,一代名将辅助明君成就王霸之业,使昔日本寸土之地的刘备坐上了两川之主蜀中汉王的宝座,延续了后汉六十余年的西隅江山。同时,能征善战的他也因此了却建功之志,使当年孤身投主的自己完成了举将封侯吐气扬眉的心愿,成了坐镇汉中,独守一方的南郑侯汉中太守征西大将军。甚至在刘备死后,他依旧为蜀汉征战在最前线,立下无数的战功,对蜀汉的贡献可谓不小。

可就因为那一句主观臆断的“脑后有反骨”,所以就算他战功显赫,就算他是名将,他依旧还是一个反贼?

反骨这种东西,先不要去理会阴阳学的说明。我们都知道,古人是留着长发的,还梳着发髻,平时不是戴着帽冠就是兜鍪(头盔),除了亲近的人,一般是摸不着也看不见别人的后脑勺。所以诸葛亮在当时,一眼看到魏延后就说“此人脑后有反骨”这句话,如果不是信口开河,就是装神弄鬼。

好吧,在《三国演义》中所载的孔明遗计斩魏延,并没有出现在《三国志》,所以情况未必属实。

我们还是老老实实地跟随着历史进程寻找真相。魏延死时的引子,是在公元234年(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在当时魏延被任命为前锋,并率领先锋军先行,直至离诸葛亮的蜀军主力营地十里远近的时候确定没有敌情后这才扎营休整,那一晚,他想睡上一觉,让紧绷的神经舒缓一下,因为醒来后就要投入九死一生的战场了,就不可能有觉睡了,战争就像恶魔一样纠缠了他二十多年,他没有一个晚上是睡得踏实的,哪怕闭上眼睛都能看到兵器碰撞鲜血四溅的场面,忘不掉啊,怎么可能忘掉?

一场战争下来,士兵上下欢欣鼓舞的背后,他日渐苍老,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名将,可没有人知道名将是怎样熬出来的!没有天生的天才,只有勤奋的成功者。

可在这场觉中,魏延却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他居然梦见自己的头上长出了角。当时的人可不会从生理状况、饮食情况上找原因,而是选择相信封建迷信。魏延觉得老天爷让他做了这样一个奇怪的梦,绝对不会无缘无故,里面一定别有深意。但他只是打仗的将军,实在不懂头上长角到底是什么意思,于是他去问占梦人赵直,赵直在地上一阵跳大神后,就说:“夫麒麟有角而不用,此不战而贼欲自破之象也。”魏延听了之后,觉得很高兴,就连老天爷都认为这次蜀军就算不跟魏军直接交战都能打赢,不战而屈人之兵,岂不妙哉?

当魏延喜滋滋地走远后,赵直却对旁人说出另外一个卦象:“角之为字,刀下用也;头上用刀,其凶甚矣。”意思就是说角字的构成,是刀下加用字,在头上用刀,这样的凶兆就很可怕了。预示着魏延将死于非命。

对于赵直这个占梦人的所作所为,我怎么也不能理解,在最前方侦查斥候甚至会和敌军接触的先锋军,怎么会出现占梦人?别说魏延不会闲着没事带个占梦人在军中,恐怕占梦人也不会傻逼到留在最前线的军营中。还有让我疑惑地是,占梦人干嘛非要拐弯抹角地解释卦象呢?直接把真实卦象告诉魏延不就好了?更让我笑喷的是,给了魏延假卦象也就罢了,毕竟真卦象说出来可能会惹魏延不高兴,依魏延的脾气到时可能会挨刀子,只能选择欺骗。可是赵直为什么还要跟别人说真卦象?甚至还被记载到史书中!如果他怕魏延知道了真卦象会生气,那就把真卦象藏在心里自己知道就可以了。那他为什么又说给别人听?然后别人又说给别人听,就是偏偏不说给当事人听,赵直是纯心想挨刀子吧,闲着没事做不会开这样的玩笑,他究竟图什么?

写在这里,我想掏心窝说句心里话,不然实在憋得难受……感觉陈寿在写《魏延传》的时候,除了胡扯就是胡扯,疑点和漏洞实在是太多了,除了这一段史料,接下来的情节也是借助陈寿笔下文字里的漏洞进行说明。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使自发。亮适卒,秘不发丧,仪令祎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

公元前234年,在蜀汉的第五次北伐中,蜀军元帅诸葛亮的病情越发严重,预感自己寿命不多,就秘密召集长史杨仪,司马费祎,以及护军姜维等人筹谋他死后的退军安排,并让魏延断后,姜维则接应魏延。考虑到魏延可能会不听从撤军命令,那就随他的让大军照常撤退。诸葛亮病逝后,军中秘不发丧,接掌大权的杨仪派遣费祎前往揣摩魏延的意图。当魏延知道了撤军计划后,就回答道:“丞相虽然身亡,但我还健在,府中的亲戚和官员家属可以护送丞相灵柩回去安葬,而仍然可以率领蜀军诸营继续北伐杀敌,怎么能因一个人的死而荒废天下大事呢? 再说,我魏延是何等人物,竟然要受杨仪的指派,做一个断后的将领呢?”

这段古文最大的一个漏洞就是,在诸葛亮要死的时候,怎么可能在两军阵前的秘密军事会议上,没有召见作为蜀汉仅次于丞相功绩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权臣魏延。甚至部署如果魏延不听命令就不要去理魏延的先锋军,蜀军主力依旧按照计划先行撤退,这样的部署明显是在制造军中分裂,诸葛亮是不会这样做的。无论是魏延还是我们这些后人,在得知后都会猜测其中必有蹊跷绝对有猫腻。

如果孔明觉得魏延不会听从撤军命令可能会生事造反,直接把他给召集过来明确地告诉他蜀军要撤退你别没事生事,或者在军事会议上提前解除魏延的兵权,这样魏延就不能对蜀军的撤退造成任何损害了。如果诸葛亮并不认为魏延将有可能生事或造反,就不可能在如此重要的军事会议上排除魏延的参加,并部署抛弃魏延的部队。

当召集魏延到达军事会议地点后,诸葛亮应该趁自己还有口气的时候,当着杨仪和魏延两个人的面和诸将的面把军权交给谁继任。如果孔明这样做,之后哪里还会出现那么多的事儿。然而在这个退军安排中,杨仪是得到最高授权的,魏延功勋卓著,岂会听命于一个小小的后勤部长杨仪之命?更何况以两人的水火关系,孔明就这样“秘密”将蜀军指挥权交给杨仪,这不是明摆着要逼魏延造反吗?

那么问题就来了,在诸葛亮病逝后,谁应当是合法的接任者?真的是杨仪吗?诸位看官别走,接着往下看。

由于诸葛亮死于五丈原两军阵前,临死前他到底该把蜀军指挥大权交给谁呢?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疑问。因为它关系到魏延和杨仪谁是谁非的重大历史遗留问题。如果诸葛亮是把继任权交给了魏延,那么显然就是杨仪担心与魏延不和而抢先下手,借此除掉了魏延;如果是诸葛亮把继任权交给了杨仪,那么结果就是魏延造反无疑。

《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基本上认定诸葛亮是把继任权交给了杨仪,而定义魏延为反贼。

但是这样一个结论其实有很大的不合理性和矛盾性。可以从三方面证实。

首先,如果是按照职务高低,谁应当是诸葛亮的继任者?

按照三国时代军权正常继任顺序,正职正常或突然死去,其继任者应是级别相当的副职,而不是正职的下级官员。举个现代例子:在市长离任时,接任新市长之位的人会是副市长?还是旧市长的秘书?相信不用我解释,答案已是一目了然,那个接任的人一定是副市长(甚至明确是第一副市长),绝对不会是市长的秘书。那么谁是旧市长?谁是副市长?谁是市长的秘书?

我们先来看一下蜀汉北伐军各个高层人员的职务:

诸葛亮在当时的职务是丞相录尚书事,假节,领司隶校尉,领益州牧。

魏延的职务则是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凉州刺史。

杨仪的职务是:丞相长史,绥军将军。

费祎的职务是:丞相司马。

姜维的职务是:护军(还一说是中监军),征西将军。

很明显,蜀汉北伐军中,诸葛亮是负责全面战略的正职,魏延是负责前军突进的副职,同时也只有这两个人被授予“假节”(注意这两个字,非常重要)。而杨仪、费祎二人,分别是诸葛亮丞相府的下属官员,相当于秘书处长和作战处长。姜维则是政治部主任,其征西将军是明显低于魏延的征西大将军。此前,李严曾担任骠骑将军,此时李严已经被废。刘琰曾为车骑将军,此时也已经被杀。在诸葛亮时期的蜀汉不设立大将军,所以魏延的征西大将军无疑是当时蜀汉最高的军事职务了。因此,作为副职的他继任诸葛亮的指挥权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先不要理会《三国志》还是某某史书里记载了诸葛亮把继任权交给杨仪,我们再来看几个当时继任的例子:

蒋琬的继任者:蒋琬死前是行都护,假节,大司马,录尚书事。其继任者费祎是尚书令,假节,领益州刺史,大将军,录尚书事。很明显,费祎是蒋琬的副职而不是其下级属员。我们虽然不知道蒋琬的长史是何人,但根据蜀汉制度,是一定要有长史一职。而蒋琬的继任者是其副职而不是其下属长史,这一点也是确实无疑的。

费祎的继任者:费祎死前是尚书令,假节,领益州刺史,大将军,录尚书事。其继任者姜维是卫将军,录尚书事,假节,领凉州刺史。很明显的事实,姜维是费祎的副职而不是下属官员比如长史之类的职务。

对比这两个继任例子,由此看出蜀汉职务的继任要求是:前任的平级(至少要担任副职),而且必须有“假节”。这件东西并不是职务,这个在前文已经说过了,那它究竟是什么东西?有什么作用?呵呵,它的作用可大了,如果有人说魏延的征西大将军是个被架空军权的军职,有了等于没有了,但是加上“假节”那可就厉害了。

假节究竟是怎么回事?假是赐予的意思,所谓的节,是八尺长(约合3.6米)的一根竹竿,上面装饰有旌羽。

千万不要小看这玩意儿,收起你心中“原来只是一根竹竿”的鄙视。它可是皇帝的信物,凡是持有节的使臣,就代表皇帝亲临,持有它的人杀个不听话的地方官,还是违反军令的人简直是小菜一碟。汉末三国时代假节没有区分层级,不管是“假节”、“持节”还是“使持节”、“假节钺(或假黄钺)”,都是同等地位,大体相当于后世的尚方宝剑,有了它,就表示皇帝在背后给你撑腰。

需要注意的是,在当时的蜀汉北伐军高层人员中,只有诸葛亮和魏延是“假节”的。

再来看看曹魏方面关于军中统帅继任和假节重要性的例子:

渊遂没,郃还阳平。当是时,新失元帅,恐为备所乘,三军皆失色。渊司马郭淮乃令众曰:“张将军,国家名将,刘备所惮;今日事急,非张将军不能安也。”遂推郃为军主。郃出,勒兵安陈,诸将皆受郃节度,众心乃定。太祖在长安,遣使假郃节。(《三国志魏书张郃传)

这是定军山之役的史载记录,夏侯渊被黄忠斩杀,魏军指挥权的继任者,不是夏侯渊属下的长史或是司马之类的官员,而是夏侯渊(当时职务为征西将军,假节)的副职,荡寇将军张郃。当行军至长安的曹操得知夏侯渊阵亡张郃继任的信息,立刻就派遣使者“假郃节”。

可见在指挥大军时,必须被授予“假节”或更高的权力,以便大将“有资格”指挥麾下诸将,从而达到军令如山的目的,就是有权力杀违反军令者。因此,不论从蜀汉的正常官员接任的制度来看,还是从当时职位高低来看,或者从“假节”代表资格的情况来看,魏延都是诸葛亮死后符合常规的继任者,杨仪并没有资格去当继任者。

上述是其一史料不合理和矛盾之处,其二,如果是在敌我两军的阵前,谁应当是诸葛亮的继任者?

蜀军是在五丈原与狡猾的司马懿和强大的魏军,当时的诸葛亮已经病得奄奄一息了,甚至到了吐血的地步,完全丧失了指挥能力,而将近十万蜀军却要在强大的敌人面前完成撤军,两军对阵,最大的危险是什么?是主将死亡后,军队会发生混乱或者被敌人趁机攻击!哪怕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军队精锐,当主将在两军对阵时死亡,整支军队的士气就会低落乃至于斗志全无,而且失去了统一指挥的军队也很容易崩溃,要么敌方趁机掩杀过来,要么军中士兵逃亡严重,但结局都一样——Game over。这样的战例在历史长河中比比皆是。

更何况蜀军的撤军路线还是安排在艰险狭窄的斜谷,需要非常小心地通过,一旦指挥不当,蜀军将会遭遇严重打击,甚至会全军覆没,哪怕是全盛时期的诸葛亮都没有把握。在这种前有强敌后有险地的局势之下,智商并不低的诸葛亮究竟会选择何人继任呢?可供选择还是那两个人,一个是杨仪,一个是魏延。

在为两人投票选举之前,先来介绍一下双方选手,免得投票时手滑了。

魏延的职务是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毫无疑问,属于高级军事将领,简称名将。纵览他的战绩,在攻占益州和汉中的战役中表现突出,得到刘备的破格提拔,在此后诸葛亮的北伐时期,仅有的两次胜仗都是由此人指挥,而且对手都无一例外是曹魏名将,并不是来串场子的阿猫阿狗。这些战绩说明魏延具有优秀的军事指挥才能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尤其对魏军更有作战心得。

那么另外一个人选杨仪呢?他的职务是丞相长史,绥军将军。虽有将军一职,他却从未带过兵,更不要打过仗,大致上就是马谡一类的军事高参或行政官员。费祎曾对魏延说过:“当为君还解杨长史,长史文吏,稀更军事,必不违命也。”意思是说长史杨仪,只是文职官员,不大懂军事,也能理解为很少管军事。

如果你是诸葛亮,你会把手中唯一的一票,投给谁?答案并不难猜测。

在危急的局面下,率领蜀军安全撤退的重任,应该交给一个懂得军事有着丰富实战经验的名将——魏延,而不是一个从未带过兵的文官——杨仪。因此,从处理危急局面和军事方面的能力看,选择魏延来指挥这次艰难的敌前战略撤退,是非常合适合理的。如果交给杨仪这样的文官,是不合适的也是不负责任的。

其三的不合理和矛盾之处体现在——诸葛亮是否会不按照常规和合理性,来安排蜀军指挥权的接任者呢?

我想着这种可能性很小,因为诸葛亮这样做究竟有什么好处?冒着被司马懿所率魏军趁机进攻的危险,逼反魏延制造军中分裂?把近十万蜀汉士兵置于内讧的死地?还是说他想重蹈“街亭之战”的悲剧?

当初的诸葛亮不听众人劝说,盲目任用无实战经验的马谡镇守街亭的教训,相信他不会这么快就忘记的。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诸葛亮实在没有“无理取闹”的念想,非要不按照常规和合理性来安排继任者,有了街亭之战作为前车之鉴,他就更不会任性成这样了。相信魏延在得知自己需要听从杨仪的指派,就已经意识到自己被人算计了。作为后人的我们都能看出所载史书的矛盾,作为当事人的他能看不出来?

关于魏延的“继任权”,魏国方面史书记载却和《三国志》完全不同。

《魏略》曰:诸葛亮病,谓延等云:“我之死后,但谨自守,慎勿复来也。”令延摄行己事,密持丧去。延遂匿之,行至褒口,乃发丧。亮长史杨仪宿与延不和,见延摄行军事,惧为所害,乃张言延欲举众北附,遂率其众攻延。延本无此心,不战军走,追而杀之。

在这段史料里,受诸葛亮托付兵权的人是魏延,也是魏延负责“秘丧而归”。杨仪怕魏延有了兵权后会对自己不利,所以造谣说魏延要北上投敌,并发动兵变率领自己的手下进攻,然而被诬陷的魏延深恐与战则清白难雪,本来就没有想要跟杨仪对战,所以不战只逃,最后被追杀。

裴松之认为此说法是在曹魏的传言,蜀汉陈寿的《三国志》比较可信。现代易中天也认为敌国言论不可信。

实际上,魏国方面的史料记载,才真正反映出了事情的真相,有很多理由证明它即合理又可信:

在诸葛亮临终前,军事会议在场人员有魏延参与,这才是正常的情况,注意,这里正常的情况指的是不排除任何高级官员参与军事会议。诸葛亮并不是神,所以不能预先知道魏延要“造反”,不让其来开高级军事会议,又安排如果他不听令就不要管他大军自行撤退。如果诸葛亮真有先见之明,就应该是提前把魏延叫来并解除他的兵权,很显然,诸葛亮没有这样做。因而这个军事会议,诸葛亮是托付魏延这个具有“假节”军中仅次于自己的人物,来负责蜀军的安全撤退。从后面的历史进程来看,魏延很好地完成了托付。

还有诸葛亮开口对魏延等人说的第一句话:“我之死后,但谨自守,慎勿复来也。”后来的接班人蒋琬费祎都是遵照诸葛亮这个临终嘱托方略来治理蜀汉的。蒋琬时期是一次也没有北伐,而费祎时期也没有主张北伐,魏蜀之间的遭遇战也只是姜维没事搞事弄出来了。这就证明,诸葛亮在临终前有过这样的嘱托有一定可能性的。

“延摄行己事,密持丧去。延遂匿之,行至褒口,乃发丧”。诸葛亮让魏延继任自己的权利,这样的情况是符合当时蜀汉的正常接任规则和战场局势的。前文已经解释后,魏延在当时是诸葛亮的副职,又“假节”。魏延在继任后,就率领蜀军潜行,撤退至褒口才宣布诸葛亮的死亡,褒口也就是褒斜谷的南口,也说明蜀军已经安全撤回后。以魏延的军事能力之强,无疑是能够安全带领蜀军撤退的人选。

又有人的说,无论是《三国志》还是《魏略》都不能信。原因如下,《三国志》里的诸葛亮在病危之时,所制定的退军计划是一个命令,而命令总是要传给全军的,岂有和杨仪、费袆、姜维私相计议,置魏延的先锋军于不顾之理?这岂像诸葛·亮做的事情?不像,在《三国志》中是魏延率兵进攻杨仪,他作为一个名将,率兵去攻打杨仪,绝对没有可能被何平一嗓子怒骂后整支部队就散掉的道理,甚至没有战斗的痕迹。若按照《魏略》所说的那般,诸葛亮实系命魏延代理自己的职务,那么全军都在魏延统率之下,杨仪是文官,手下并没有多少人马,谁给他的信心使他去攻魏延?若说给军中诸将做心理运动,同反魏延,只怕也不是这么容易的事情。

“长史杨仪宿与延不和,见延摄行军事,惧为所害,乃张言延欲举众北附,遂率其众攻延”。

这句话其实可以解释很多问题,总得来说只有两个重点——杨仪为什么要害怕魏延,而魏延为什么没有提防杨仪会趁机对付自己?因为魏延有“假节”,杨仪没有。意思就是指魏延可以用违反军令的理由杀掉杨仪,而杨仪从法律上说是没有这个权力的,所以杨仪感到害怕,如果魏延要杀自己,可以光明正大地杀,而自己则无能为力任由宰割。要想不被杀,杨仪要只能选择发动政变杀掉魏延。真正要造反的并不是魏延,而是杨仪才对。

只不过,作为名将的魏延为什么会打不过杨仪一个文职将军?“延本无此心,不战军走,追而杀之”。魏延本身就没有要杀杨仪的意思,加之自身高傲有低估杨仪实力的可能,觉得一个文职将不可能发政变也折腾不起来。结果在杨仪率领自己的手下士兵发动政变后,魏延措手不及,只逃不战带着少数亲兵逃走,却被追杀。

不论从哪个方面看,“反骨之乱”的真相,就真如《魏略》所记载那般,是诸葛亮安排魏延继任蜀军指挥权并由其率领蜀军实行敌前撤退,而杨仪由于自己狷狭的性格和平日里与魏延的关系极差,担心魏延掌权后对自己不利,于是就造谣魏延要北上投降魏军,并采取了军事政变(造反),并一战击斩了魏延。

如果是这样解释,又会产生新的疑问:如果杨仪发动政变,当他击斩了魏延,就算他的职务比在场的费祎姜维两个人的高,在舆论上他就处于不利,蜀军的其他将领怎会听从他的指挥?更何况他造谣说魏延北上投降魏国,在当时魏延是率领蜀军撤退,路线一直南下,杨仪“讨逆(政变)”理由根本就站不住脚……更何况在《三国志》里,魏延是提议率领蜀军继续北伐之路,怎会选择领兵撤退……

猜来猜去还是没能从历史的口中套出真相,为此还苦恼好长一段时间,网上关于魏延“反骨之乱”的说法和观点实在是太多了,很难整理出有用的信息,每个历史爱好者总有自己的猜测和依据,谁也不服谁,究竟谁的观点是对的谁的又是错了?其实不用分出来,只需要把它们分为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就可以了。

一句话,把《三国志》和《魏略》所载史料结合起来,会不会出现一个可被后人接受的真相?

先是《魏略》,魏延接受诸葛亮的兵权继任后,蜀军最大的危险是能否稳定住部队并安全地把部队撤回汉中,此时一致对外,安全撤退才是首要任务,相信魏延在战场征战那么多年不会看不出来,遵照丞相遗命他率领蜀军撤到褒口。所谓褒口,就是褒斜谷的南口,也就说明蜀军已经基本进入了汉中境内,在这之前魏延和杨仪还尚未因为争权爆发矛盾,一切先等蜀军撤到安全地带再说,如果在敌前就开始内讧相互领兵打架争权,结果只会便宜了司马懿,使蜀军在前线要么就被魏军消灭了要么遭到重大损失,这是杨仪和魏延都不愿意看到的。

再来就是《三国志》,当魏延完成了撤军任务后,向费祎提议将当前的蜀军分成继续北伐和护送灵柩撤退两支部队,认为革命尚未成功,不能因为丞相之死而半途而废。毫无疑问,继续北伐的那支部队由魏延率领,他除了还要北伐,还要狙击在后头追赶的司马懿,另外一支部队则由杨仪费祎姜维三人统领回蜀。(冒鹤亭评:“故诸葛卒后,盖欲遣行者护丞相丧归,自留渭南,与司马决斗。”)结果杨仪在得知魏延即将分兵北伐,担心其掌握了兵权会对自己发难,甚至会凭着越来越硬的军功彻底承袭诸葛丞相在蜀汉的权利,就造谣魏延在丞相新亡这样紧要关头都要率军北上,绝对是要投降魏国。

其实魏延这么做是发现击败魏军的战机,就是让司马懿觉得元帅新亡士气低下的蜀军只会顾着撤退然后在后面狂追,褒斜谷地形险恶,若是蜀军埋伏起来找准机会突然袭击魏军,绝对能为自己的战绩再添上浓重的一笔,兵行险招永远都是魏延的战斗风格。然而自己的队友(杨仪)却是一头不懂军事的猪,看到这样情况不但不配合居然还造谣自己要投降魏国,每次看到这里,我真心想不明白,一个在蜀汉有家有室,连儿子都投身于蜀汉军队中,在蜀汉功成名就衣食不愁的人,会闲着没事去投降魏国?杨仪的脑子没进水吧。

真应了那句话,不怕对手神劲,就怕队友神经……杨仪,你丫就是一个没用的废物。

费祎不同意魏延的提议,认为还是全军撤回蜀汉为好,毕竟诸葛亮在死前已经说了要撤军回到蜀汉坚守各地,不要再出兵了。这时候杨仪又率领自己的部队发动政变指责魏延是反贼,作为小兵怎么会知道高层争权的缘由,他们只知道打仗只知道服从上头的命令,在舆论下他们只能选择接受杨仪的指派,在突然袭击下,没多做防备的魏延率领不足万人的先锋军跟“自己人”交战,最后寡不敌众只能带着少数的亲兵溃逃,至于被何平一嗓子骂散部队也可能是存在的,反正魏延兵败被杀,要怎么粉饰就怎么粉饰也是杨仪作为胜利者的权利。然而,魏延在战败后,溃逃的方向并不是北边,而是南边,逃向汉中回到成都,只要见到了刘禅,就能还自己公道了。

要是放魏延逃回成都说明情况那还了得?杨仪非得被刘禅治罪,死刑都便宜他了,就率兵在后面狂追。同时,杨仪和魏延各自向成都上表对方造反的奏文,这两篇奏文在同一日到达刘禅的手中,在《魏延传》中写到后主询问董允和蒋琬究竟是谁想造反,而蒋琬和董允都说杨仪是讨逆者魏延是造反者。

如果这段史料是真的,那么同样是记载于《魏延传》的这句话就等同于废话——“初,蒋琬率宿卫诸营赴难北行,行数十里,延死问至,乃旋。

译文:当初,蒋琬率领保护宫廷的宿卫诸营北行,已前行数十里,魏延被杀的消息传来,于是返回。

保护宫廷的宿卫部队,蒋琬是没有权利调动的,当时掌管宿卫部队的人是侍中兼虎贲中郎将董允,和蒋琬有什么关系?不明白《三国志》为什么会记载错了。只不过,不管是蒋琬还是董允,一直用于保护宫廷和皇帝安危的近卫军都不能随便派出去,只能是蜀汉皇帝刘禅派遣,那么刘禅为什么要派遣一支宿卫部队北行呢?一支隶属于皇室的近卫部队不留在成都保护皇帝,却被蒋琬率领北行究竟图什么呢?用于抓捕魏延?当时的魏延兵败被追杀,已经没有任何可以反抗的资本,只能选择一味南逃回到成都去见刘禅,这一点就连陈寿都承认了。所以刘禅根本无需费时费力实施抓捕,魏延自然是要回来面见的,何必多此一举?

如果不是为了抓捕,那会不会是为了接应?刘禅察觉出杨仪上表魏延造反奏折里的矛盾和不合理之处,认为再怎么样诸葛亮也不可能把继任权交给自己的下属官员,更不会把蜀军将士的性命交于一个不懂军事的文职将军,最重要的是魏延的家属除了他儿子都还在成都呢,先不说魏延为刘禅他老爸南征北战不会造反,就算要造反他也得提前掂量掂量……更何况你以为造反是什么?想造就造?

从经济学来说,造反的成本非常高,而且很容易亏本。根据中华上下五千年造反数据显示,亏本者的结局一般都是死。如果出一笔钱就能造反,造反失败赔钱就行了,估计会有不少乱臣贼子就算是卖血找银行贷款也要把钱凑齐。可惜这个世界上没有这样的机会,也没有这样的贷款担保者,你只能拿自己的命作为赌注。

而历朝历代能造反成功建立新皇朝的人,无疑都是烂命一条(意指死了也不会对天下造成影响),或是父母双亡心怀仇恨,或是身无长物是个流氓,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无正当工作,也没有银行存款,简直就是天生的造反苗子,可就算是这样,历朝历代的造反者在造反前还左思右想犹豫不决,造反过程更是九死一生。

魏延就不同了,他已经位极蜀汉人臣,说不定回到成都后会继承诸葛亮的丞相职权,有自己的房子和老婆孩子及家人,底下军功无数,军中士兵都敬仰他,更何况自己作为侯爷,不领兵出征的时候,侯爷府休闲娱乐一应俱全,如果想找点刺激,北上百里不远处就能碰到邻居——魏国人。那么,魏延要造反究竟是图什么?万一他造反失败了,房子女人孩子部下都没了,他自己的小命也必然不保。

走上造反这条路,就不能再回头了,只能不死不休……

同样,造反不是靠嘴说说就行了,你得有士兵有武器!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如果只有几千号人你还是洗洗睡了吧,你说有数万人?如果魏延手底下有数万人能指挥,就轮不到杨仪造次了。要想造反成功,除了人数众多外,还需要大量的兵器,拿着木棍农具是不行,但魏延并不是一部人形兵工厂,他哪来的兵器供自己的数万人造反部队使用?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负责北伐蜀军军械粮草这一类后勤的人,正是杨仪(前任李严已被废逐)。

相信细心的童鞋已经看出来了,魏延并不具备造反的资本,而杨仪却恰好有。

就连蜀汉皇帝刘禅对此表示怀疑,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于是派出由蒋琬率宿卫部队前去接应,只要接应成功,保证了魏延的安全,杨仪想耍手段处决魏延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到时面对面对质一切都能真相大白。

但杨仪知道只是造谣魏延要率军北投曹魏还不足以让人信服,自己也没有“正法”魏延的权利,必须把魏延押送回成都由皇帝处分。于是又捏造出魏延造反的其它事例,而这个事例最后被陈寿载入《三国志·魏延传》中——“延大怒,(才)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仪等槎山通道,昼夜兼行,亦继延后。”

这里写的是魏延一路南归一路放火焚烧所经过的山谷间栈道,行为非常恶劣。因为他烧毁了通行的栈道,势必会导致蜀军无法顺利撤退而遭到敌人的沉重打击,那就是要把数万的蜀汉将士至于死地,那就是反叛!是对蜀汉大大的不忠,正义之士杨仪就有权利替皇帝处决这个蜀汉的反贼!

写到这里,越来越想不明白的我只想弱弱地问一句:如果魏延真的放火烧了栈道,那么,正义之士杨仪是怎么率领仍有数万人的蜀军和大量辎重粮草回到成都的?前没有可行走的栈道,后有司马懿的玩命追袭,难不成杨仪还会御风而行?甚至带着数万蜀军一块飞?如果不能飞,他是怎么在没有栈道通行的情况跟在魏延的后面?而且还追上他斩杀了他们一行叛兵。诶呦,竟然从历史故事变成玄幻故事了,这里自行脑补一百万字玄幻短篇。

咳咳,正经一点!回到主题!魏延沿路烧毁栈道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再来看看这段史料的细节。

所谓“栈”,是支架起来悬空的木板,那“栈道”自然就是悬空的木板道路。栈道都是建在附近实在是无法开辟道路、地形险峻的地带,周围均是险山恶水无法行走,所以才需要费工费力地修筑栈道以便通行;一旦栈道被烧断,则短时间内难以修复,也不能绕过,更不能快速修补通行。

从关中到汉中,有一条栈道是横贯秦岭,经过褒斜谷的。它的南口曰褒,在今汉中市褒城附近,北口叫斜,在今陕西眉县西南15公里,褒斜谷总长约235公里,因褒水和斜水两条河流得名,两水同出一山,但流向不同,斜水北流至渭,褒水南流至汉,两岸都是崇山峻岭,自战国起,就有人在谷中凿石架木,修筑栈道,历代踵继,多次增修,我们后人就命名为“褒斜道”,这也是当时跨越秦岭最方便的一条道。那除了褒斜道外,还有没有其他道路呢?有,但都要翻过很高的山岭,很不方便。如果烧掉了栈道,汉中和关中就相对隔绝了。

《晋书·宣帝纪》里有所记载:“会亮病卒,诸将烧营遁走,百姓奔告,帝出兵追之。亮长史杨仪反旗鸣鼓,若将距帝者。帝以穷寇不之逼,於是杨仪结阵而去。经日,乃行其营垒,观其遗事,获其图书、粮谷甚众。帝审其必死,曰:……宜急追之。……然后马步俱进。追到赤岸,乃知亮死审问。”

根据上述《三国志》和《晋书》交战双方的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情况大致上是这样:

在诸葛亮死后,魏延作乱,带兵先行撤退,并沿途烧绝了斜谷中的阁道,并撤到了褒斜谷的南谷口。杨仪也不得不烧营撤退,并带领蜀汉大军翻山越岭、劈山开道,随后也赶到了南谷口,与魏延交战。这时候当地百姓报信,司马懿率兵追击,被杨仪用疑兵吓退。数日后,司马懿观察了蜀军遗弃的营垒后,判断诸葛亮确实已死,赶忙下令追击。司马懿的追击部队一直追击到【赤岸】(今陕西留坝东北20公里),当时的位置属于褒斜谷长度的五分之三,可就算是这样,他也没有追上蜀军。

所以,如果魏延真的烧断了栈道,势必造成杨仪所率蜀军被堵塞在赤岸一带,无法及时撤退。

有人也许会说,军中应该不缺修筑工,难道杨仪不可以边修边撤吗?这样的问题有些无厘头。

根据《水经注》中的记载,第一次北伐中褒斜谷栈道被赵云烧毁后,诸葛亮云:“前赵子龙退军,烧坏赤崖以北阁道,缘谷百余里,其阁梁一头入山腹,其一头立柱于水中,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此其穷极,不可强也。”可见以当时的技术水平,要修复这些损毁的栈道是很艰难的,在短时间内绝对无法完成。

在楚汉争霸期间,刘邦也曾烧绝栈道,以向项羽表示没有再杀回关中的决心。

试问,一条被烧毁的栈道,几天就能修理好可以让大军快速通过,那刘邦烧毁栈道后能让项羽相信其不回关中吗?这就证明栈道一旦烧绝,是很难修复的,尤其是短时间内。

没了可通行的栈道,因而杨仪只能选择统帅数万蜀军依靠临时劈山开路通行,只是这样做会让部队行进速度降到最低(《高级汉语词典》“槎山”:劈山开路)。至少在短时间内也是不可能完成撤退的。很不幸运,后面的司马懿可不会给你太多时间,魏国部队正在穷追不舍,鞘中的大刀已经饥渴难耐了,巴不得和蜀军打一场。

这时候,关于杨仪“槎山通道”,以及司马懿“追到赤岸”,就会因此出现矛盾。

如果蜀军真是劈山开路撤退,必定会在赤岸一带丢弃掉大部分的辎重,因为在短时间内它是不可能被运走的。而在后边追击上来的司马懿部队并没有和蜀军交战或大批缴获物资的记载出现,这就表明,杨仪所率的蜀军不仅安全且快速撤走,就连大量的辎重粮草都运走了。同理,如果栈道真的被烧毁,魏军是如何畅通无阻地到达赤岸的?一路上,魏军是如何完成追击的?难不成司马懿也能御风而行?

很明显,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栈道真被烧毁,那么杨仪和数万蜀军就不可能活着回来,只会被魏军围歼,如果杨仪劈山开路,数万人就不可能快速撤回,结局一样还是被魏军围歼。没有“烧毁栈道”,也没有“槎山通道”,杨仪和数万蜀军都安全快速地撤回,这已经证明所谓魏延沿途烧毁栈道完全是杨仪捏造出来的。

我认为真相应该是这样:魏延只是率领残兵南撤,并没有烧绝栈道。杨仪则在后面穷追不舍,考虑到后边还有魏国追兵,就放火焚烧栈道,这时候司马懿已经追到赤岸,栈道的烧毁终止魏军的追击。于是杨仪就借题发挥捏造魏延烧毁栈道的罪状。其实真正需要对此负责任的人应该是杨仪。

诸葛亮北伐是否和国内政治斗争有关?

蜀汉北伐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最终以诸葛亮病死军中而宣告失败。那为何诸葛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三国蜀后主刘惮即位后,诸葛亮蜀国主政,屡次兴兵北伐,但劳而无功,心力交瘁,最终身陨传奇,常使人慨叹不己!其时,蜀地, 国小力弱,易守难攻。为何以诸葛经天纬地之大才,竟不顾现实,以短击长,不自量力,坚持北伐?后世史学众说纷云。

首先,三国鼎立之所以能够形成,蜀汉之所以能够割据益州,和当时中原战乱之后,人口流失有很大关系。当时的大臣上奏时说,我们魏国的人口加起来,才相当于汉朝一个郡的人口。这虽然是夸张,但说明中原的经济、社会被破坏的很厉害。同时,益州、荆州、扬州,因为刘璋、刘表、孙策的缘故,相对来说,免于动乱。甚至,从北方来的流民,使得当地可以有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孙策这边,张昭自己就是北方来的的。刘璋那里,他之所以可以坐稳益州,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荆州流民组成的东州兵。一旦北方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和平,经济逐步恢复,整个南方联合起来,也没有办法抗衡北方。这种状况,隋代还是这样,唐以后才逐渐改变。简单说,对于孙刘来说,南方能够割据,只是暂时的。

诸葛亮是有远见的政治家,他知道,益州这个小小地方,再怎么发展也到头了。但中原一旦恢复起来,统一南方只是时间问题。就像打星际,你只有一个基地,但有好几个农民在采矿,别人有十个分基地了,但每个基地只有一个农民在采矿。那你怎么办?赶快暴兵出去打,争取拿下别人一个分基地先。不然别人出多农民采了矿,开始暴兵了,你就完了。这是蜀汉“王业不偏安”的大背景。重复一下,中原的丧乱决定了南方割据的可能,中原一旦恢复完成,南方绝无割据的可能。

除此之外,历代都有人说,诸葛亮北伐的另一个考量,就是争取引起中原新的动乱,阻挠或者拖延北方经济恢复的过程。应该说,这是对的,这是诸葛亮北伐的主要原因——隆中对中他自己说,“天下有变”,再出去打,天下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就只能想办法创造变化。但更加重要的一点是,为什么诸葛亮带着四川小小一个地方的人出去打,就有可能造成中原动乱呢?诸葛亮的宝到底压在什么上面?大致,这和曹魏的兵制有关。曹魏的时候,因为人口大量流失,士兵很容易逃走,就想出了一个很发指的制度,当兵的人世世代代当兵,做二等公民。大体平时要种地,打仗的时候发配边疆,老婆孩子做人质,万一自己死了,老婆要马上改嫁,快点跟其他士兵生小孩。比如刘备进攻汉中的时候,那时候曹操就要从很远的地方发兵,那里当兵的就不高兴了,就会起事端。简单说,曹魏的兵制,使得曹魏在特殊时期有了可靠的兵源,但也决定了发兵的成本远远高于蜀汉。虽然蜀道很艰难,但是曹魏从全国集中兵家到关中去打仗,更加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

最后,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刘备大致是以北方的武人集团和以诸葛亮为代表的荆州集团进入益州,和当地人乃至先到益州的流民,互相依存,也存在着很多矛盾。一开始,关羽丢了荆州,刘备想夺回荆州,那时候刘备的思路是,以诸葛亮为代表的荆州集团统治益州,以李严为代表的益州集团统治荆州。这样呢,以荆州的政治经济利益,满足益州集团,也以益州之重,交给荆州集团。这样,长江上游和中游互相依托和牵制。所以刘备一定要取荆州,益州集团,比如黄权,也大力支持。但刘备没能夺回荆州。这样产生的问题很大。对于益州集团而言,与其供一个土皇帝,还不如做大魏的一个州划算。事实上,很多益州本地的士人,已经接受了曹魏代汉的合法性。所以诸葛亮的政策,必须坚持汉朝的正统,坚持北伐,也通过北伐,打压反对北伐的地方集团,给支持北伐的本土士人以机会(比如重要李严的儿子李丰),选拔新的人才。同时,整个蜀汉,因为对益州集团的打压,缺乏人才始终是北伐的掣肘,锻炼、培养、争取人才,也逐渐成为北伐的另一个目的。

综上,诸葛亮北伐,主要是为了迫使魏国在离开边境很远的征发兵户,消耗国力的同时,引起潜在的社会动乱,从而减缓北方经济恢复的速度。一旦出现机会的话,进入关中,逐鹿中原。如果没有机会的话,以保存国力、兵力,巩固对蜀汉的控制。所以诸葛亮北伐,大体以稳妥为主,能够赚魏国一支军,一员将,那就很好了——这点诸葛亮做得很好。

请介绍帮我介绍点经典的红色老电影黑白的?

《艳阳天》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68 《节振国》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65 《年青的一代》 大陆 1965 《红灯记》(京剧) 八一电影制片厂 1970 《智取威虎山》(京剧)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0 《红色娘子军》(舞剧)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1 《沙家浜》(京剧)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1 《白毛女》舞剧)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2 《海港》(京剧)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2 《龙江颂》(京剧)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2 《奇袭白虎团》(京剧)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2 《海港》(京剧,重拍)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3 《青松岭》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3 《战洪图》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3 《半篮花生》(越剧)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4 《创业》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4 《杜鹃山》(京剧)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4 《渡江侦察记》(重拍)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4 《钢铁巨人》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4 《火红的年代》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4 《金光大道&S226;下集》 八一电影制片厂 1974 《南征北战》 八一电影制片厂 1974 《南征北战》(重拍)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4 《平原游击队》(重拍)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4 《平原作战》(京剧) 八一电影制片厂 1974 《沙家浜》(粤剧) 珠江电影制片厂 1974 《闪闪的红星》 八一电影制片厂 1974 《送货路上》(湖南花鼓戏)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4 《无影灯下颂银针》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4 《向阳院的故事》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4 《一副保险带》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4 《园丁之歌》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1974 《侦察兵》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4 《阿勇》 西安电影制片厂 1975 《碧海红波》 西安电影制片厂 1975 《草原儿女》(舞剧)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5 《长城新曲》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5 《车轮滚滚》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5 《春苗》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5 《第二个春天》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5 《渡口》(河北梆子)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5 《沸腾的群山》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5 《烽火少年》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5 《海霞》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5 《红灯记》(维吾尔语歌剧) 八一电影制片厂 1975 《红雨》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5 《黄河少年》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5 《激战无名川》 八一电影制片厂 1975 《拣煤渣》(淮剧)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5 《金光大道&S226;上集》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5 《决裂》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5 《雷雨之前》 八一电影制片厂 1975 《难忘的战斗》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5 《人老心红》(淮剧)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5 《沙漠的春天》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5 《小将》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5 《小螺号》 珠江电影制片厂 1975 《沂蒙颂》(舞剧) 八一电影制片厂 1975 《战船台》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5 《阿夏河的秘密》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6 《长空雄鹰》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6 《春潮急》 峨嵋电影制片厂 1976 《反击》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6 《枫树湾》 珠江电影制片厂 1976 《海上明珠》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6 《欢腾的小凉河》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6 《寄托》 峨嵋电影制片厂 1976 《江水滔滔》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6 《金光大道&S226;中集》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6 《金锁》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6 《开山的人》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6 《连心坝》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6 《芒果之歌》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6 《南海长城》 八一电影制片厂 1976 《南海风云》 八一电影制片厂 1976 《南疆春早》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6 《牛角石》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6 《青春似火》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6 《山村新人》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6 《山花》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6 《山里红梅》 珠海电影制片厂 1976 《锁龙湖&S226;上集》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6 《新风歌》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6 《雁鸣湖畔》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6 《传奇》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6 《主课》 广西电影制片厂 1976

好游推荐

MORE +